我们经常会看到茶席上,茶杯中的水都只有七分满,与此相反的是,酒桌上人们敬酒的时候都会倒满,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都是为什么呢?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区别!
从来茶道七分满,留下三分是人情,酒满敬客,茶满欺客。
在中国的饮食文化里面,酒与茶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。
酒讲究豪气。在酒桌上,给人倒酒一定要倒满,否则会被视为看不起、不尊敬。酒要满上,干了,才够诚意,够义气。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,碰杯声此起彼伏,喝酒的人往往称兄道弟。
茶讲究和气。在茶桌上,给人倒茶一定不能倒满,否则会被视为不欢迎、不尊重。
茶不能倒满,倒满了烫手,杯子都拿不起来,令人恼怒。是不欢迎,想赶人走之意。茶不要倒满,留一点点余地,就像人与人之间保持的一点点距离,和和气气。
因为酒是冷的,客人接手不会被烫,而茶是热的,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,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,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,给客人造成难堪。
倒茶处处充满了大智慧。
如果把茶倒满,满满的一杯茶,咄咄逼人,让人敬而远之。
茶不倒满,就是为了留下一些空白。剩下的三分,是人情,是余地,是分寸。
为人处世,把握好分寸,留一点余地给别人。既给了别人空间,也给了自己自由。茶只倒七分满,是对别人的尊重,留下三分人情,让人体会到你的用心,双方其乐融融。
七分,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分寸上的把握。行事把握分寸,说话留有余地,待人宽容之心,处世淡泊从容。茶倒七分满似乎也在提醒人们,为人做事一定要虚心谨慎,不骄不躁,不可锋芒毕露,要谦和含蓄,正所谓满招损,谦受益。
茶之道,也是做人之道。
茶席上的倒茶文化
“新客换茶”
宾主喝茶时,中间有新客到来,主人要表示欢迎,立即换茶,否则会被认为“慢客”,“待之不恭”。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,如新客一再推卸叫“却之不恭”。
先尊后卑,先老后少”
到人家跟前说声“请喝茶”,对方回以“莫拘礼”、“莫客气”、“谢谢”。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,杯不便收回,放在各人面前桌上。在第一次斟茶时,要先尊老后卑幼,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。
对方在接受斟茶时,要有回敬反应:喝茶是长辈的,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,表示感谢;小辈平辈的用食、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。
“暗下逐客令”
本地群众热情好客,每以浓茶待人,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,客人夜访影响睡眠,主人故意不换茶叶,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“暗下逐客令”,抽身告辞,否则会惹主人没趣。
“无茶色”
主人待茶,茶水从浓到淡,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,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“无茶色”。“无茶色”其意有二,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,是对客人冷淡,不尽地主之谊;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,办事不认真,效果不显著,欲有“某人无茶色”。
“强宾压主,响杯檫盘”
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,茶喝完放盅要轻手,不能让盅发出声响,否则是“强宾压主”或“有意挑衅”。
茶道文化,不仅仅运用于茶席之上,更可以广泛推及到日常生活当中。
茶对人,有一种无言的教化,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。
“利他”,是茶教给我们的第一个道理。茶桌上不管做什么动作,都以方便、体贴别人为主,这是茶之道,也是做人之道。